田兴乐的乐呵日子-焦点快看

2023-07-05 18:00:09    来源:渭南日报


【资料图】

本报记者 王小敏 马周宁
“馍总,面粉到了,清点一下。”
“馍总,馍好了没有,准备装车。”
“馍总……”
53岁的田兴乐乐呵呵地回应着。今年年初,他被村民冠上了“馍总”这个绰号,他本人还挺喜欢。
6月20日凌晨4:00,临渭区丰原镇丰原村一组村民田兴乐的家中已是灯火通明,他和妻子左小琴在锅碗瓢盆的伴奏声中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凌晨5:00,工人陆续到了。发面、揉面、上锅……渐渐地,一笼笼热气腾腾的蒸馍就出锅了。
7:15,聚农兴食品有限公司的冷链货车来拉馍。田兴乐说,现在平均每天得用30多袋面粉、蒸1万多个馍,还时常不够卖。他家现在一个月的净利润在1.5万元左右。
别看现在田兴乐的日子乐呵呵,两年前,他还在西安给人拉货送货,一个月4000元,还不稳定。左小琴在家管理2亩猕猴桃和2亩麦子,全家一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
自2021年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以来,丰原村积极探索思路兴村、项目强村、产业富村等致富路径,因地制宜,制定了建强南高地优质猕猴桃产业带、北洼地粮食丰产区、中集镇传统小吃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确立了以村企联建的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当年6月,丰原村集体经济公司与渭南世纪天海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聚农兴食品有限公司,以支部组织好、家庭作坊加工好、公司销售好的“三好”模式进行运营。
平台搭建好了,项目怎么做?丰原村两委会班子思考了一阵子。有一天,村党支部书记田安民突然想起驻村帮扶干部曾说的一句话:“丰原的优势在传统小吃,包子、烧饼、油糕、麻花等在关中小有名气,馒头也不会差。”
“发展家庭作坊,做酵面馒头!”村两委会班子一致同意。
谁来做?又抛出一个问题。
这时,田安民想到了田兴乐夫妇。他说,卖蒸馍是个苦力活。田兴乐过去给人送货,是个苦差事,他能吃苦。左小琴是村里的面点能人,谁家蒸花馍都会叫她去帮忙。
当田安民把这一想法告诉田兴乐夫妇二人时,他们很爽快地答应了。左小琴在家排行老二,他们把馍坊取名为“二嫂手工馍坊”。
紧接着,田安民还给他们找了蒸馍师傅,田兴乐先学习了7天,然而蒸出来的馍并不理想。他和左小琴又补了3天课。渐渐地,在一次次实践中,他们也摸索出了其中的诀窍。
“前两年,因为疫情,馍送不出去,生意不好,我对书记多有埋怨。”左小琴说,去年年底,生意好了起来,原先就他们两口子蒸馍,现在还雇了6个人,每天工人的工资有500多元。
前段时间,田兴乐夫妇还把馍带到天留山做宣传,并发了名片。“3天下来,卖了1800元,钱不多,但是后面打电话买馍的人很多。有一个西安人专门来了3回,每次都是要200-300元的馍,他说送人哩。”左小琴说,这位西安顾客的话给了她启发,现在他们也推出了礼盒装手工馍。
田兴乐家的变化在丰原村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该村现有的两家零售蒸馍店正在和村委会协商,与聚农兴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运营。此外,该村在推进村企联建中,还成立了运营北洼地粮食种植的渭南百蔬丰原农庄有限责任公司、豆制品加工的中源天泽食品有限公司。
“我们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依托,将产业链向前后两端延伸,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田安民说。
采访当日,田兴乐还以2.1元每斤的价格采购了村民家的黑小麦。他说,黑小麦中富含的矿物质元素高于普通小麦,膳食纤维含量很高,蒸出来的黑馍很受顾客欢迎。“接下来,我还想拓宽销售渠道,把馍卖到周边乡镇。”田兴乐信心满满地说,“我相信只要肯下苦,我家的日子就会像我的名字一样,兴乐兴乐的。”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